宽阔美丽的荆当旅游公路在八岭山、马山等地的丘林里起伏盘旋,把一个个景点“一线穿珠”,令人心旷神怡;农村公路路宽由3.5米升级到6米、道路安防设施及路边的绿化让农村公路变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长江码头的整治还长江一片绿色,还人民一江清水…… 荆州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六个城市”建设,统筹城乡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探索建、养、管、运一体化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长江中游区域交通枢纽中心,为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及城乡统筹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大“龙头工程”为经济发展铺路 
九大“龙头工程”分别是:荆当一级旅游公路建设项目、S428省道荆州区朱家岭至李埠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紫荆至张家山旅游公路项目、弥市至里甲口改建工程项目、荆松一级公路项目、318国道荆州段改线工程项目、207国道大修工程项目、八岭高速互通项目、“港产城”一体化项目。 其中,重点项目荆当一级旅游公路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主线起于八岭山高速互通,止于楚王车马阵,路线全长26.78公里,已于2016年10月完工。二期工程于2017年3月启动,项目全长14.143公里,项目总投资估算3.5亿元,争取年底开工。S428省道荆州区朱家岭至李埠段改扩建工程项目起于荆州区八岭山镇朱家岭村,止于李埠镇杨井村,路线全长约9.3公里,该项目资料已打包交区PPP办,采取PPP模式进行运作。目前,初步设计批复和施工图设计批复已全部完成,正在办理征地手续。紫荆至张家山旅游公路项目起于荆州区川店镇紫荆村,止于张家山水库,全长14.072公里。目前,清单预算编制、财政评审、施工、检测、监理三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征迁实物详查已全部锁定,施工单位已经进场。318国道荆州段改线工程项目在荆州区境内13.9公里(不含纪南镇和太湖农场),涉及城南开发区和八岭山镇的7个村1个渔场,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13.9公里挖沟任务,签订房屋拆迁协议56户,已全部拆除;经土地部门测算的682亩土地的征地费用已全部到位,施工方已进场施工。207国道大修工程项目建设规模5.031公里(其中灾毁恢复重建2.678公里,“畅安舒美”示范路2.353公里),目前已完成全部2.678公里长路基、路面主体工程和“畅安舒美”示范路2.353公里工程,完成货币工程量2320万元。“港产城”一体化项目的李埠港一期综合码头的续建工程已完成码头前沿的三台起重机的安装及配电房建设、带载荷调试工作,于9月底已投入试运营;2017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陆域上相应的堆场、道路、仓库等生产、辅助生产建筑等正在按期推进;李埠物流园已申报进入省交通运输厅项目数据库。 创建“四好农村路”为美丽乡村添彩 
2017年,全区完成“四好农村路”创建里程170公里及77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同时完成了58.6公里通村公路计划和8座危桥改造计划。目前,全区通车里程已达2065公里,公路密度达1.97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市前列。全区路面宽度达到5米以上的农村干线骨架公路累计达637公里,占总公里数31%,其公里里程居全市前列。 结合全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古迹遗址众多的实际,该局跳出公路建设抓公路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等融合对接,打通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解决通村公路“通而不畅”的问题。合理优化路线,适当提高标准,农村公路路基按7米以上、新建路面按6米、加宽路面按5米以上进行设计。农村危桥改造桥面宽度按7米以上的标准进行设计,农村公路“455”生命安防工程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夯实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目前,新建成路宽5米以上硬化路面达103公里。 
坚持把质量摆在项目建设的首位,时刻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坚决守住路网建设“生命线”。在建设过程中,该局严把施工准入关、施工质量关、现场管理关、竣工验收关和民生关这“五关”,如在马山街居民点、应市村入口处等地施工时,由于路面高于房屋地基,极易发生雨水倒灌现象。该局第一时间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降坡处理,解决这一隐患,沿线居民纷纷“点赞”。 结合“绿满荆州”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通道绿化工程,做到“农村公路修到哪里、通道绿化就延伸到哪里”,让一条条农村公路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针对农村地势起伏不平、坡陡弯多的现状,投资1122万元,及时启动农村公路“455”安防工程建设,完成140处安全隐患点整改和77公里“四好农村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县道安保设施覆盖率达100%。大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等,全力打造“美丽农村路”。 
长江码头整治还长江一片绿色 荆州港区上至陈家湾,下至新河口,岸线全长25.4公里,共有码头44处,其中存在一批未经审批私自建设、无证经营、设施简陋的非法码头和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码头,这些码头多为简易小码头,在江边零散分布,非法占用港口岸线甚至深水岸线,堆放的砂石料等货物损害城市形象,对饮用水源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确保荆州城区及周边93万人饮水安全和堤防安全,荆州区码头整治领导小组通过反复论证,果断提出不仅将饮用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码头纳入整治范围,而且将辖区所有砂石码头及不符合规划、环保、防洪要求的共40处码头一次性全部取缔。截至目前,荆州区已完成全部40处码头的整治工作。其中,取缔非法砂石码头9处,拆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码头4处,拆除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码头13处、其它砂石码头11处、不符合规划、环保、防洪要求的码头3处。完成复绿13处,共收回岸线5280米。预计2018年5月前,全区将完成所有岸线复绿工作,还长江一片绿色,还人民一江清水。(通讯员唐亮 刘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