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山镇坚持“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清渠洁岸、清洁家园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通过拉网式排查、交叉检查、无人机巡查、清单化整治、长效化管护,全力推进“两清行动”,有效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质量。
全面摸排清底数 精准锚定治理靶向
紧扣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方案,以村民聚居区为核心,对全村范围内河流、湖泊、水库、沟渠开展“地毯式”排查,精准锁定17处疑似黑臭水体。工作中,详细记录水体面积、空间坐标、周边人口分布及污染隐患等关键信息,建立动态排查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一张精准地图”,确保靶向施策、有的放矢。
分类施治解难题 多维发力标本兼治
坚持“一水一策”科学治理,构建起“截污+清淤+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为黑臭水体治理按下“快进键”。工程建设上,新建、完善2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设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达标处理。生态修复方面,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对散养户引导其规范养殖行为,减少养殖污水排放;对疑似黑臭水体开展底泥清淤,从源头斩断内源污染;在重点水域周边打造生态塘,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构建自然净化系统,让黑臭水体重焕生机。
长效管护固成效 共建共享生态家园
为确保治理成果长效惠民,将治理后的水体纳入常态化管护清单。坚持“以用促治、以管促治”,通过明确管护责任、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发动村民参与自治监督,织密管护网络,凝聚干群联动“同心圆”。同时,依托“村村响”广播、村民微信群等渠道,全方位宣传清洁家园、清渠洁岸的意义,激发群众环保意识,张贴洪湖流域污染线索举报海报,进行农村黑臭水体线索征集,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新格局。
下一步,马山镇将持续细化“两清行动”举措,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势见效,为全面建设“生态优、百姓富、产业强、村庄美、治理好”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夯实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