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窒息,中国人自己的“奢侈品”,这位荆州人坚持了二十年!

信息来源: 虎座鸟 | 发布时间: 2023-11-17 19:16
“感觉穿越了一样,在跟古人对话。”
从荆州博物馆里
对楚绣丝织品的惊鸿一瞥
到二十年痴心不改
于方寸间刺绣乾坤
她和楚绣一“线”钟情

你知道什么是楚绣吗?它是绽放在荆楚大地的文化瑰宝,有两千多年历史。汪宣珍是荆州市级非遗楚绣(荆州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接触楚绣已经二十几年了。

汪宣珍从小就喜欢跟长辈学习刺绣,毕业后从事服装设计和制板工作。一次在荆州博物馆参观的机会,她被展出的楚国宫廷刺绣作品深深吸引了。

“看一幅作品的时候,我就会想,画这个绣稿的人当时是为了表达什么?就像穿越了一样,在跟古人对话。”从此,汪宣珍只要一有空就泡在博物馆里,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真正开始做楚绣,还要从汪宣珍拜师开始说起:一次偶然的机会,汪宣珍看到一位老师傅提了一个绣着三首凤图案的绣绷,汪宣珍非常喜欢,一颗拜师的种子默默在她心里生根。

荆州市级非遗楚绣(荆州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汪宣珍:

他说是他老伴绣的,询问地址后,我就拿着自己绣的东西找了过去,她很开心,也很愿意教我,从那以后就开始正式做楚绣,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歇过。

汪宣珍师承王孝珍。王孝珍是省级非遗项目民间绣活(荆州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作品《龙凤虎纹绣罗》被评为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

(上图为《龙凤虎纹绣罗》)

王孝珍老人年逾七旬,仍每天坚持刺绣,这种热爱与坚持深深影响着汪宣珍。

省级非遗荆州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王孝珍:

她跟我学艺很认真,接受能力又强,一看就会,很为她高兴和自豪,今后就是指望她把楚绣文化传承到底,她一定把我的手艺接得住。

楚绣的针绣技艺讲究“齐、光、直、匀”,要求用线匀称,针脚细腻,疏密相间。楚绣的针绣技艺要想做得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断练习才会达到质变。

汪宣珍从简单的图案临摹开始,到后来慢慢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理解,越来越驾轻就熟,从文化背景到配色理念、从审美到技艺,都不断提高。

荆州市级非遗楚绣(荆州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汪宣珍:

刺绣是慢工出细活,一幅作品需要几个月到几年时间不等。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一开始身边根本都没人做,要想把我们的这个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就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

汪宣珍收集楚绣藏品,将楚绣的制作过程拍成小视频,并利用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推广,在抖音和微视上收获了2.4万粉丝。

除此之外,汪宣珍还积极开展线下教学,2021年,在三义街社区的支持下,汪宣珍成立“邻绣”工作室,长期为社区居民免费培训,带动30多位妇女再就业。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楚绣。荆州市群艺馆组织了一批非遗进校园活动。

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景区也将汪宣珍工作室的作品,进行再包装,再销售……

“我和楚绣一线钟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楚绣,喜欢楚绣,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情,也是我要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这是我终生的热爱。”汪宣珍说。

2023年,汪宣珍被评为三季度荆州楷模。


打印| 关闭
0